淺談近十年來中資企業海外安全管理方式的轉變
轉載。
自2015年國家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國企業大規模出海已經快十年了,據中國外交部統計,從2011年至2019年,境外注冊中資機構從1.8萬家增至近5萬家,海外承包工程項目突破3000個。
應該來說,過去十年是中資企業海外安全管理的飛速發展和向前迭代的十年:過去的中企海外安??咳鍌€保安拿著幾桿燒火棍(槍)守大門的3G安保模式(3G:Guard+Gun+Gate) 已一去不復返了,與此相對的多層次、深度化、預防為主的海外安全管理防范體系正成為主流;大多數中資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事后響應”的滅火應急響應式管理方式的不足,海外安全管理正快速向“關口前移、事前預防”轉變;如今的企業安全管理者更感興趣安防體系(硬件+軟件+人,流程+制度+預案)搭建和完善,而不是針對某個安全措施零敲碎打式的升級;而傳統的出了事通過關系幫助解決,實在不行等待依靠國家力量出面擺平的心態已開始轉變為企業積極利用外部專業商業資源來主動化解風險、解決危機的新模式;與此同時,海外運營的企業更注重風險前置管理,在國家的主導下,安全風險評估已成為企業前往海外投標或施工運營項目必須履行的第一步;海外安全管理方面的資金投入則從過去”裸奔“或“能省則省”轉變為海外中資企業需要將投資額或合同額的一定比例(如普通國家為3%~5%,極高危國家為15%-20%)為安保體系建設固定支出 。
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目前與西方(特別是英美企業)在海外安全管理方面尚存在一定差距,但這種差距更多的是我們在管理經驗和人才方面的差距。西方國家在幾百年前就開始出海殖民掠奪,他們在海外資產利益保護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經驗,對于風險管理和海外安全管理也相比我們有更清晰的認知,而且西方人特別擅長將經驗提煉成理論,將理論歸納成體系,將體系升級為標準(游戲規則);隨著西方幾百年來不斷向外擴張,其海外利益版圖不斷擴大,這也促使了西方海外安全管理職業人才的培養發展的源源不斷,后勁十足;很早之前,不少西方國家的教育機構就開設了“安全管理/海外安全”的相關專業和學科;而過去我們則對海外安全知之甚少,目前市場上具備專業知識、海外經驗、懂管理、能使用流利外語的中國籍高級海外安全管理人才非常缺乏,管理人員更多是僅憑自己的直覺或對安全的樸素的理解來管理海外安全風險,體系化和標準化海外安全防范管理的學科理論幾乎是空白,直到近幾年,國內有一兩所大學才開設了海外安全管理專業,且大多尚處于摸索階段。此外,我們還必須要承認最難轉變的還是人的思維,大部分海外中資企業在這方面都經歷了反復曲折,甚至還付出了血的代價,不少傳統海外安全管理思維模式還亟待轉變。
不管如何,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和迭代,中資企業海外安全管理已經有了可喜的變化,中資與西方企業在海外安全管理方面的對比不再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差距,而更多的是類似西式”牛排“和中式”土豆燒牛肉“在口味上的差異,再難為這兩者排個名次。
相對西方全球標準化,流程化的管理模式,中式海外安全管理智慧還更多地體現為將中西方安全管理理論融會貫通后執行,揚長避短,兼容并包,同時考慮到國家運營的安全風險差異,文化差異、人的差異,進行針對性因地適宜的靈活管理創新。其實,很多中資企業遵循的安全管理原則與西方安全管理思維都有異曲同工之處,舉例來說: “預防為主,不預則廢”其實就是西方風險管理所強調的Risk Prevention & Mitigation的概念;”生命至上、以人為本”其實就是'Peop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sset & Duty of Care'的中文表達;”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全員參與”實際就是西方強調的企業安全管理文化的體現。此外,除了加強內控風險機制建設外,很多海外中資企業也非常注重維護與東道國政府、公共安全部門、私營安保力量、當地社區等關系,通過改善外部經營環境來降低外部的安全風險。
這十多年來,海外中資企業通過不斷借鑒西方先進經驗,不斷創新和不斷試錯,如今已逐漸走出了屬于中國的特色管理的道路,海外安全管理領域也終于有了中國人的一席之地,不少行業的頭部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華為等等已成為了中國在海外安全管理方面的標桿。如果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執行力能再強一些,口號和形式主義再少一點,相信中資企業的海外安全管理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我們中企在海外安全管理領域不斷探索、不斷學習的同時,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對自己管理方式的一份自信,要努力為國家的海外利益保護、企業繁榮發展、保護員工生命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